赴港上市潮

时间:2024-05-20 15:41来源:[db:来源]作者:[db: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原标题:赴港上市潮)

4月中旬,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访杭州和苏州,他透露注意到当地不少企业已申请或考虑申请在港上市。

这一幕也在创投圈得到侧面验证:最近不少投资人朋友告诉我们,正在密集和被投企业探讨赴港上市的时间表。与此同时,受限于特定的回购条款,一些创始人也在内部积极推动赴港上市相关事宜。

“虽然去港股会面临估值和流动性难题,但卡位意义重要。”

更多变化正在发生。从4月底开始的短短两周内,港股罕见连涨10个交易日,领涨全球市场。今日,港交所CEO陈翊庭出席活动时指出,目前有100家企业正在港交所排队等候上市,预计大型IPO将卷土重来

港交所行政总裁 陈翊庭

2024,排队赴港IPO

港交所迎来久违的热闹。

今年以来,一个明显的迹象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的内地企业显著增多了。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100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其中内地企业成为绝对主力军。

而更具体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今年已有15家公司港股首发上市,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待上市的公司有17家,正在处理中的上市申请有75家。《上海证券报》梳理显示,自4月19日起,16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换言之,几乎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企业递表。

纵观下来,消费与生物科技企业热情高涨。当然还有一支另类队伍包括毛戈平、蜜雪冰城、纵目科技、傲基科技等知名创业公司,曾寄希望于A股,但如今都转战港股排队上市了。

背后原因不难理解。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指出:

2024年第一季度,在密集释放的严监管信号下,A股新股发行市场明显降温,有80家企业选择主动撤回申报材料,上会企业数量也大幅减少,IPO审核的真实过会率仅21%,是注册制改革以来的低谷。

如此背景之下,港交所几乎成为仅剩的选择。

“目前最理想的退出渠道仍然是IPO。”达晨财智肖冰在最近一次分享中提到。其实这也是大多是一级市场投资人的共识,虽然大家都在挖掘并购机会,但不可否认并购交易的实现有着很高的难度,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充满不确定性。

尤其在A股审核趋严的形势下,港股IPO为创投机构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流通渠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明知港股是流血式IPO,但还是要硬着头皮上市的原因。

同时,港股成交回暖也带来了信心。陈翊庭最新透露,4月其中两周港股日均成交回升到1300亿至1500亿元,在5月初港股通暂停期间,成交也有约1100亿元,股市气氛改善可有利新股IPO市道。

当然,赴港上市还有一个极易被忽略的原因:“大家需要一个连接世界的平台,以便于今后的海外业务扩张。”某种程度上,赴港上市潮也是出海大潮的一缕写照,尤其是消费企业。

最近港股狂飙:十连涨

一些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4月下旬,港股持续飙涨,五一节后更是迎来“开门红”,期间香港股市的总市值增长超4万亿港元。如果从4月22日算起,恒生指数已录得10连涨,创下了2018年以来最长的连续上涨记录。

港股的强劲反弹,掀起一片沸腾。要知道,多年以来,港股的主基调多为“下跌”,恒生指数在2018年年初达到33484点之后,便一直呈现下跌之势,甚至在2022年11月腰斩至14597点。同时在流动性枯竭的低迷疲软情绪下,港股几乎快被投资者冷落。

打破沉寂,港股此次为何突然大涨?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近期港股上涨的核心原因是资金面的改善。去年下半年港股的最大压制为外资系统性流出转向日本,近期外资在亚太地区的配置重心重新由日本转向港股,港股流动性得到大幅改善。内资方面,在政策利好和高股息行情双重驱动下,近期南向资金大幅增长,进一步巩固了港股的上涨趋势。

报告认为,今年港股最佳的做多窗口已经到来。

据不完全统计,港股连续交易日上涨阶段,商汤科技涨幅超175%,京东集团、蔚来、快手涨超40%,哔哩哔哩、京东健康、小鹏汽车等涨幅超过30%,美团涨超25%,腾讯控股涨近20%,阿里巴巴、百度集团涨近19%。

彭博社也指出,过去两周,香港股市的基准指标全部进入牛市。其实回暖早有迹象。Choice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恒生指数的变动幅度为13.99%,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为23.7%,港股表现抢眼。

“香港资产市场气氛亦见改善,港股已连升九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累计升幅近14%,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超过1280亿港元。”5月5日,陈茂波表示,香港经济保持增长势头;香港楼市在撤销“辣招”后,成交转趋活跃,楼价亦见回稳。

但反弹不会一蹴而就。如我们所见,在经历“十连阳”之后,港股行情出现回撤,5月7日恒生科技指数回调。不论如何,这一波罕见飙涨让市场看到了港股的实力和韧性。于一级市场而言,对港股IPO的信心也在逐步修复。

一场卡位战

风向标渐渐显现。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措施,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引人注目的是,这5项措施中专门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据了解,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发布实施一年来,已有72家企业完成赴港首次公开发行(IPO)备案。

两天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演讲中表示,内地行业龙头公司的上市将为港股IPO市场增添新的活力与吸引力,特区政府正积极向在独角兽榜领先的内地企业宣传来港融资。

不过,挑战也摆在所有人面前。

港交所2024年首季业绩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在香港交易所新上市的公司共12家,涵盖许多不同类型的创新企业以及来自科技等相关行业的企业,集资额合共48亿港元,较2023年第一季下跌28%。

印象深刻的是4月,港股市场上市3只新股,分别为茶百道、天津建发、出门问问,融资30.42亿港元,其中茶百道融资25.86亿港元,已是年内新股最大融资额。不过,茶百道此次IPO没有基石投资人,开盘后跌幅超30%。

估值低、流动性难历来是赴港上市的障碍之一。某位知名投资人的感叹言犹在耳:

“我们投资的公司如果要去港股上市,我把他腿打断。实际上,这是把我们投的钱给坑了,因为去港股上市的话等于没上,上了个‘寂寞’,可能100多亿市值,只有100多万的交易量。”

简言之,港股的赚钱效应亟待改善。

不久前,陈翊庭发布网志称,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重要的结构性转型,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行业都涌现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公司,到港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会增加。她提到,港交所将努力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提升港股市场流动性及活力,要继续优化上市制度,让新股市场更加多元化、更有活力。

太盟投资集团执行董事长单伟建则从历史角度分析,香港经历过比最近一轮更惨烈的股灾,从峰值到谷底的落差,在1997至1998年之间为56%,2000至2003年为53%,2007至2009年为59%。但每一次股市都最终反弹,创造新高。“从2018年的峰值至今,股市已经跌去了50%左右,凭什么断定此次注定一蹶不振,永不反弹呢?”

一位base香港的券商朋友观察到今年港股市场的复苏。他认为,香港金融市场,资金可以自由进出,全球流动。伴随美联储降息预期,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香港,港股依然大有空间。

正如新茶饮赛道的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比拼上市速度;地平线、黑芝麻、云知声、英矽智能、出门问问一众AI独角兽排队IPO,大家都在卡位。

“毕竟,这里是通向世界的窗口。”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db:TAG标签]

宝宝网

备案号:豫ICP备1902728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