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 08:57来源:[db:来源]作者:[db:作者]点击:
(原标题:多地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出台:广东、浙江、福建明确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30%)
7月份以来,多地制造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后发现,包括天津、海南、福建、上海、浙江、重庆、广东和山东等8省市,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或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在这背后,有两大特征值得关注:首先是各个省市关注的重点行业集中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方向;其次,多地将稳定甚至提升制造业比重。
以广东为例,《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浙江在《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中表示,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预期由2020年的32.7%提高至33.3%左右。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先机,一些制造业强省强市已经按照本身制造业的特色,发布了各省市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原因是看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希望能提前抢占制造业发展的“赛道”。
“各省市提出稳定制造业的比重,关键不在于25%还是30%,关键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心:国家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朱明皓指出。
制造业-新华社
以7月1日《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作为“头响炮”,从7月份以来,8地的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
随后的7月2日,《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7月6日,《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发布;7月14日,《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7月19日,《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布。8月份以来,重庆、广东和山东的相应制造业发展规划出炉。
这些“十四五”制造业规划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聚焦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域。
比如,广东提出,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从而推动广东省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
上海提出,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浙江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产业。
朱明皓指出,此次各地制造业的规划,将不仅仅是围绕转型升级,更突出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目前各省规划里面,要发展的先进制造行业重叠较多,但我认为这也不是坏事,因为产业的发展本来就是从无到有,到产能过剩,然后再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过程。未来5年,一定是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关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的一些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材料等行业,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也将有一个提速发展。”朱明皓表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多个省市发布“十四五”先进制造业或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为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速。另外,相关的省市的先进制造业的规划应该会有差异,这些差异正好为相关省市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最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中央政府一直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各省的相关规划中提出的发展重点高度一致,也是意料中事。规划中确定了发展目标,并不一定就具备了发展的条件和环境,需要考察自身的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人才问题、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林江指出。
各地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不仅需要改善营商环境,还需要提供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
以广东为例,林江指出,广东拥有东莞和佛山等制造业中心,也拥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再者,广东的资本市场效率比较高,相关政府部门不仅及时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也通过扶持、引导以及发展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为从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服务,并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朱明皓指出,比如广东此前还发布了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其中就包括相关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此外,广东的汽车产业布局较多,关键就是受限于芯片,广东可以围绕汽车芯片去布局集成电路的细分产业。
但是,我国各省区市发展先进制造业仍然面临不少难题。朱明皓指出,首先是产业链上的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打通,像集成电路里面的光刻机、大尺寸硅片等典型产品,另外生物医药中一些医药中间体、创新药也有明显的“卡脖子”的情况。
“其次,在人才上,制造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创新型人才不愿意去制造业。我们此前去上海调研,发现在一家大型企业从事集成电路工作,一年收入四五十万就已经不低了,但同等类型的人才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工资可能达到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还有未来期权的收入。另一个问题是基础科学的成果转化问题,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离企业太远,企业无法进行成果转化。”朱明皓说。
但是,目前各省对于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升维”。在相关规划中,除了广东和浙江,福建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上海也提出,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
朱明皓表示,他们此前也提出,希望国家将制造业的比重定在30%,这更多是对制造业信心的展露: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心要放在制造业上。
“但这也不是说服务业不重要,而是要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不能像以前那种脱离制造业来发展的互联网,脱离制造业来发展金融,未来需要将制造业和服务业更好地结合,服务业要围绕制造业来发展,金融业也要在制造业上布局。”朱明皓说。实习生 张惠兰 广州报道